崔医生走下神坛?我们该相信谁?
最近育儿圈里最热闹的事情就是崔玉涛医生在网上遭到“围攻”了。主战场在微博上,事情的起因是情人节那天,小儿外科裴医生刷到了崔医生的这样一条微博:
裴医生指出,孩子高热惊厥时往孩子嘴里塞东西是错误的,因为一般抽搐孩子并不会咬伤自己,而强行将硬物从牙间塞入,反而可能损伤牙齿或者口腔。并且举出了各种论据作为支持,有美国网站上的相关科普:
也有北京和睦家医院的药剂师冀连梅医生的科普微博:
任何同行有不同见解都很正常,裴医生选择在微博上公开讲出来,坦率说“做科普谁都可能犯错”,但医学问题事关患者的健康,粉丝众多的大V影响力巨大,危害也更大,所以认为值得说出来。
这原本并不是一件什么很严重的事情,裴医生的这篇文章不长,也表明自己没有“撕逼”意图,崔玉涛医生没有公开回应,事情本来就结束了。但微博上显然是个“无评论不起浪”的地方,读者在微博上或赞或踩的留言,竟然替两位医生“撕”起来了!
有的留言抨击崔医生是商业化团队运作,东西都不是自己写的,早就取关等等;有的留言则在为崔医生辩护,同时指出裴医生心口不一,明明就是针对性攻击,要“撕逼上位”云云……评论永远比正文精彩,看得人脑袋一团混乱。结果当事人裴医生也坐不住了,先后追加两篇文章讨论这个事情。
至此,事情彻底演变为儿科大V的“撕逼”——虽然崔医生全程没有作回应,但传说有“点赞”(当然,微博的操作也未必是他本人)。紧接着,这件事的余烬从微博蔓延到了微信。上周一众微信母婴号开始讨论此事,其中不乏恶劣者竟出了深扒崔玉涛团队如何进行商业运作的文章,将之形容为只顾捞钱的团队……乱斗之下,相信任何一个普通妈妈读者都会深感不安。我们最关心的不只是这一个问题上孰对孰错,而是当科普大V都出现错误,相互指责:
——那么从今往后,我到底该相信谁?!
慢成长去年5月和6月,分别整理崔玉涛医生的辅食讲座和免疫力讲座(见文末),每次整理录音都是几万字,连夜赶制,不为别的,就是因为听了之后觉得“说得真好啊”、“内容真有用啊”、“说到心坎里去了”,于是着急分享给更多妈妈。
我长期阅读裴医生的微博科普,更是亲身听过崔医生讲座、见过本人。作为一个普通妈妈,我对两位医生都充满敬意,他们在儿科这种每天紧张到犹如战场的地方工作,还能拿出时间给大家做科普,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尊敬的事情。
不知道有多少次,他们解答了我们心中疑惑,让我们这些新手妈妈在一次次手忙脚乱中镇定下来,有章可循;不知道有多少次,是他们说出了我们心中所想,让我们在和上一辈对不同育儿方式的据理力争中挺直了腰杆……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感谢的。
“崔神”的称呼,其实原本是粉丝戏称崔医生为“育儿界的男神”(因为粉丝都是妈妈嘛),后来逐渐就省略为“崔神”了,我写文章时也这样引用过。但通过这次的争论,我们也看到确实有粉丝真的将医生奉若神明。
无论是在育儿的道路上,还是寻医问药的时刻,医生都是保障我们和孩子身体健康的最后壁垒,我们应该信任他们。但我们也要清楚,医生是人不是神。虽然他们救死扶伤,但白衣天使依然和我们一样是血肉之躯,虽然谁都不愿意这样的情况发生,但他们也有可能会犯错,会有疏漏。我们应该抱着一个正常的心态去看待这些事情,而不是迷信、盲从某个人,将其他人一棒子打死,当然,也不应该因为某个人出现一次错误,就将其整个否定。
作为科学育儿知识的科普者,我们也经常会面对读者提问及留言,甚至反驳。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事情,我们会尽所能去沟通和解答,除了寻医问药这种极为严谨的话题,如果是孩子喂养或教养,若读者坚信自己的见解、争论不休,我们通常会保留意见、不再讨论。为什么?
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,在育儿文章中,我们更多是与大家分享有价值的经验,而极少推崇某篇文献、某种理论。医学研究,或者任何科学研究,都是有可能出现重复研究课题但不同研究结果,即所谓相互矛盾的情况。例如孕妇到底能不能喝咖啡?就这么个话题在欧美医学界争论了多少年你知道吗?今天你看到某医学协会的指南就说他们研究结果是可以的;明天你就会看到一个权威期刊上发布的研究结果是不可以。
更何况科学是在不断进步的,今天被社会普遍认知正确、可行的事情,过二十年可能就会被全盘推翻。应该严谨更严谨的医学科学领域尚且如此,育儿方面更广泛的话题就更加难以分辨。还记得曾经风靡中国的高乐高、麦乳精吗?你小时候喝过吗?拿儿童睡眠来说,“哭声免疫法”风靡过遭批,之后是“放下抱起法”,再后来西尔斯跳出来说要“亲密育儿”了,这几年如果你身边有在美国结婚生子的朋友恐怕又会跟你提起,美国根本没人信西尔斯,那是中国家长爱宠孩子才买账……如果说迷信某人是不对的,那么迷信某本书、某种理论就正确了吗?所谓“尽信书不如无书”,任何形式的迷信都是不可取的。
给大家推荐一篇果壳上今年的最新文章,标题叫做《医学指南互相矛盾,咋办?》(http://www.guokr.com/article/441081/)作者是NPR健康读物的Scott Hensley和Rachel Martin,专门写了篇小文谈这个问题。
看到这里,你一定想吐槽:谁都不能信,到底该怎么办?这日子还能好好过吗?!
亲爱的,我们一直在讨论的是“不要迷信”。要避免迷信,首先要做的,就是多读、多听、多看,让自己装备更多的科学育儿知识,才能从中去分辨出最优的正确选择。
每个孩子天生都是不同的,体质不同、性格不同、生活环境不同、变化发展也不同。喂辅食,这样东西他家孩子吃着好,换成你家孩子可能就泻肚子了。小区大妈说你要从小喂水以防上火,可有的孩子天生就是给水就喝,不用培养;育儿文献上都说母乳宝宝不用喂水,有的孩子就是从小不爱喝水只馋那口奶,家里老人指责你当初不听话。睡眠训练,有些孩子连训都不用训,天生就不爱哭闹、按时睡觉,有的孩子却可能入睡困难、缺乏安全感,需要抱抱……你偏要把他“放下抱起”训练规律了,搞得母子俱疲,这样真的好吗?医学指南上都说孩子发烧没什么其他症状,在家护理即可,不着急去医院,但等送到医院,医生说手足口了,孩子没显示症状是多少分之一的罕见情况……
说到底,你才是孩子的妈妈,最了解孩子脾气、习性的人是你,最能影响孩子未来的也是你。迷信任何人、任何育儿理论,都不如你把自己用知识充实起来,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作出果敢的判断,才是最好的方法。
育儿这条路还很长,让我们相互鼓励,一起加油吧!
最后在文末放上崔医生去年的两场讲座文字版,是慢成长整理的。我们并不是迷信崔医生。这两场讲座中的内容都有十分值得学习的地方,而且在讲座中,崔医生也说过这样的话:养孩子不是开机器,没有统一的操作说明,没有人能代替你,必须家长自己用心去观察、判断。
慢成长相关整理推荐: